首 页
守望金陵
六朝遗韵
特别关注
文保推荐
寻访记录
视角观点
特别策划
朱偰先生的视角
金陵文化遗产
古迹日历
物华天宝
资 讯
动 态
媒 体
其 它
支持我们
我们的历史
支持我们
位置:
主题南京(金陵)
>>
特别策划
>>
朱偰先生的视角
我们为什么要进入朱偰先生的视角?
朱偰先生的视角
作者:龙腾 编辑:老邵
2015-04-14
我们为什么要进入朱偰先生的视角?作为一个生于兹、长于兹,三十岁后又四处漂泊的南京人,南京的城墙既守着我儿时的梦想,也牢牢圈着我的乡愁。当我长大后才知道,朱偰先生是这堪称世界第一大城墙守护者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大规模拆毁南京明城墙的过程中,朱偰先生挺身而出。在奔赴现场察看后,他向政府提出意见,加以制止。此后又四处奔走,联合各界发出呼吁,以阻止拆城风潮;接着又撰写文章在新华日报上发表,对主持拆毁明城墙的有关部门提出批评,还电告国家文化部,请求制止南京的拆城风潮。朱偰先生的勇敢举动,终于阻止了南京的拆墙风潮,才得以有中华门瓮城和石头城的巍然屹立至今。但是,正因为如此朱偰先生在随后的文革中遭到了迫害,朱偰先生倒下了!
回顾朱偰先生的一生,史学世家的出身,经邦济世的专业,同时却是南京古迹名胜资料的整理者与保护者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国民政府大力建设新首都南京,致使南京大量的文物古迹遭到破坏。为了给后人留一点记忆,更为了督促政府保护文物,朱偰不辞辛苦考察著述,利用其三年的业余时间,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,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,著成了《金陵古迹图考》、《金陵古迹名胜影集》、《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》三本书。其中《金陵古迹图考》是关于南京历史沿革和古迹名胜的一部重要专著;《金陵古迹名胜影集》是第一部应用大量照片展现南京名胜古迹的重要专著;《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》,则是用详尽的文字与翔实的照片,研究南京、丹阳的南朝陵墓石刻的权威专著。这三本书,代表了当时研究南京历史古迹的最高成就。这位经济学家,这么解释自己对于文物保护的热情:“
夫士既不能执干戈而捍卫疆土,又不能奔走而谋恢复故国,亦当尽其一技之长,以谋保存故都文献于万一,使大汉之天声,长共此文物而长存。
”
八十年风雨沧桑,在当今城镇化大潮的席卷下,朱偰先生留下照片的文物古迹,有的还在故地,有的却已不知去向;即便在原地的,怕也是历经沧桑。朱偰先生留下的照片愈发显得珍贵。八十年前后这些文物古迹在同一视角下发生的变化,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究竟有多少故事值得我们去寻访?于是,在八十年后,有一群和朱偰先生同样的人,虽然从事着各自的工作,却利用业余时间带着同样的心情去寻找照片上的景物。在拂拭尘封的碑刻、掀起风云往事的同时,重新屹立起来的是朱偰先生的不朽精神!
梁思成没有能保住北京城墙,但是朱偰先生保住了南京城墙。朱偰先生如果泉下有知,看到我们捧着他的著述,再次奔走于古迹城垣之下、荒郊田野之间,为六朝文物的保护而四处奔走、大声疾呼,想必也会欣慰吧!
朱偰先生《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》,中华书局再版
朱偰先生《金陵古迹名胜影集》,中华书局再版
朱偰先生《金陵古迹图考》,中华书局再版
上一篇
下一篇
其它文章
金陵文化遗产新
测试平台客户端
欢迎参与众创《
今天,我们要怀念
这一天,我们用走
主题南京邀您共
天公一怒为故人
金陵文化遗产平
欢迎加入金陵文
跟老邵逛博物馆
跟老邵逛博物馆
跟老邵逛博物馆
wechat
我叫主题南京
群:222909685
主编邮箱(意见、建议)
chiefeditor@talknj.com